中国主要麦区小麦品种(系)产量与需硫特征关系分析

明确我国主要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需硫量与籽粒产量和硫含量的关系,为我国小麦合理施用硫肥和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20年在我国西北旱地小麦种植区(旱作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麦玉区)和南方水稻小麦轮作区(稻麦区)进行田间试验,以各麦区主栽高产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区域主栽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硫含量和需硫量及其相互关系.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产量范围分别为4.1~6.9、6.2~9.3和4.4~7.1 t hm–2,平均为5.9、8.1和5.9 t hm–2;籽粒硫含量范围分别为1.73~2.27、1.59~2.01和1.42~1.73 g kg–...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作物学报 Vol. 48; no. 12; pp. 3192 - 3202
Main Authors 牟文燕, 褚宏欣, 黄宁, 张露露, 张学美, 郭子糠, 黄翠, 孙利谦, 魏蕾, 罗一诺, 王朝辉, 刘金山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20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2.1110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明确我国主要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需硫量与籽粒产量和硫含量的关系,为我国小麦合理施用硫肥和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20年在我国西北旱地小麦种植区(旱作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麦玉区)和南方水稻小麦轮作区(稻麦区)进行田间试验,以各麦区主栽高产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区域主栽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硫含量和需硫量及其相互关系.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产量范围分别为4.1~6.9、6.2~9.3和4.4~7.1 t hm–2,平均为5.9、8.1和5.9 t hm–2;籽粒硫含量范围分别为1.73~2.27、1.59~2.01和1.42~1.73 g kg–1,平均为1.98、1.78和1.53 g kg–1;同一产量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硫含量差异显著.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的需硫量分别介于3.7~5.3、3.1~4.2和2.1~6.1 kg Mg–1,平均为4.5、3.7、3.7 kg Mg–1;产量由低产增至高产时,旱作区与稻麦区小麦品种(系)需硫量分别降低16.3%和23.4%,而麦玉区增加7.6%;籽粒硫含量由1.5 g kg–1增至1.8 g kg–1时,旱作区小麦品种(系)的需硫量增加17.2%,籽粒硫含量由1.2 g kg–1增至1.8 g kg–1时,麦玉区和稻麦区小麦品种(系)需硫量增加21.4%和116.5%.小麦生产中施用硫肥时,应根据不同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产量和硫含量差异确定需硫量,再结合土壤供硫能力,确定合理的硫肥施用量.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