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可预报性的时空分布与驱动机理

P426.616%P456%X43; 变化环境下全球干旱频发,对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重大.已有研究重点关注干旱预报技术的研发,而对干旱预报的理论如干旱可预报性的时空分布与驱动机制等关注不足.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对 2008-2019 年区域干旱进行预测,并以预报效果克林-古普塔效率系数(Kling-Gupta efficiency,KGE)量化干旱可预报性,探究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可预报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甄别了影响干旱可预报性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可预报性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SPEI12 的KGE比SPEI1 提高 73.8%,且季节干旱可预报性...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33; no. 3; pp. 137 - 151
Main Authors 王艺婷, 黄生志, 黄强, 郑旭东, 程立文, 罗静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426.616%P456%X43; 变化环境下全球干旱频发,对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重大.已有研究重点关注干旱预报技术的研发,而对干旱预报的理论如干旱可预报性的时空分布与驱动机制等关注不足.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对 2008-2019 年区域干旱进行预测,并以预报效果克林-古普塔效率系数(Kling-Gupta efficiency,KGE)量化干旱可预报性,探究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可预报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甄别了影响干旱可预报性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可预报性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SPEI12 的KGE比SPEI1 提高 73.8%,且季节干旱可预报性在秋季最高,其次为夏季、春季、冬季;干旱可预报性存在空间异质性,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春季黄土高原中部和冬季黄土高原西北荒漠区干旱可预报性极低;季节间干旱可预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秋季q值最高的因子是气温,夏、春季是干燥度,冬季是海气耦合PRE_AMO;各变量因子双双交互后对干旱可预报性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单因子.该研究为干旱可预报性提供了新的见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黄土高原地区干旱预报预警能力.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