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突发性暖区暴雨特征及环境场条件分析

P458.1%X43; 本文统计了2012~2018年四川盆地在弱天气系统影响条件下出现的30次突发性暖区暴雨过程,按850hPa影响系统将其分为了偏东风型、偏南风型和低涡型3类,并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实况探空观测资料统计了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物理量阈值,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各类暴雨的环流平均场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1)偏东风型和偏南风型暴雨均出现在盆地西部,其中偏东风型雨带更靠近龙门山脉,低涡型暴雨主要出现在盆地南部,3类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都是夜间增多,次日上午减少;(2)暖区暴雨临近时,500hPa四川盆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或弱波...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29; no. 3; pp. 110 - 118
Main Authors 肖递祥, 王佳津, 曹萍萍, 罗辉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高原与盆地气象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72%四川省气象台,四川 成都,610072 2020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
四川省气象台,四川 成都 61007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458.1%X43; 本文统计了2012~2018年四川盆地在弱天气系统影响条件下出现的30次突发性暖区暴雨过程,按850hPa影响系统将其分为了偏东风型、偏南风型和低涡型3类,并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实况探空观测资料统计了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物理量阈值,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各类暴雨的环流平均场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1)偏东风型和偏南风型暴雨均出现在盆地西部,其中偏东风型雨带更靠近龙门山脉,低涡型暴雨主要出现在盆地南部,3类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都是夜间增多,次日上午减少;(2)暖区暴雨临近时,500hPa四川盆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或弱波动气流,700 hPa云贵至四川盆地为西南气流,850 hPa贵州至四川盆地为偏东或偏南气流,平均风速增大2~4m·s-1,暴雨主要出现在850hPa风速辐合及浅薄的低涡环流区域,在偏东风型暴雨过程中,龙门山地形的强迫抬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暖区暴雨发生在异常高能高湿的条件下,850 hPa平均比湿达16.8 g·kg-1、CAPE平均值达1956 J·kg-1、K指数平均值达40.1℃,显著高于气候平均值和一般暴雨过程.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