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manzaensis浸出黄铜矿过程中次生矿物的形成及演变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和硫/铁/铜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了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manzaensis浸出黄铜矿过程中次级产物的形成和演变机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浸出黄铜矿的浸出率为82.4%,此时黄铜矿的表面被显著腐蚀且覆盖了一层浸出产物。在生物浸出过程中,矿物表面次级产物的形成及演变有如下规律:1)第2 d和第4 d检测了少量单质硫、斑铜矿和辉铜矿;2)第6 d和10 d斑铜矿和辉铜矿消失,但是铜蓝开始产生,并且黄钾铁矾逐渐变成主要产物。这些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首先在低电位(360~461 mV)下形成金属缺失型辉铜矿和...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Vol. 26; no. 9; pp. 2485 - 2494
Main Authors 刘红昌, 夏金兰, 聂珍媛, 文闻, 杨云, 马陈燕, 郑雷, 赵屹东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中国科学院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光源,上海,201204%中国科学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北京,100049 2016
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和硫/铁/铜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了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manzaensis浸出黄铜矿过程中次级产物的形成和演变机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浸出黄铜矿的浸出率为82.4%,此时黄铜矿的表面被显著腐蚀且覆盖了一层浸出产物。在生物浸出过程中,矿物表面次级产物的形成及演变有如下规律:1)第2 d和第4 d检测了少量单质硫、斑铜矿和辉铜矿;2)第6 d和10 d斑铜矿和辉铜矿消失,但是铜蓝开始产生,并且黄钾铁矾逐渐变成主要产物。这些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首先在低电位(360~461 mV)下形成金属缺失型辉铜矿和斑铜矿,随着电位升高,在高电位(461~531 mV)下逐渐转化为了铜蓝。
ISSN:1003-6326
DOI:10.1016/S1003-6326(16)643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