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的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研究动态分析
P641.3; 为了解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引文索引数据库,对 1997年 1月 1日-2023年 6月 30日间的 573篇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频率、国家(地区)和机构分布、作者影响、研究热点、共被引文献以及主题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刘再华为核心的研究团队继承和发扬了袁道先提出的岩溶作用参与全球碳循环并具有碳汇效应的观点,并提出了偶联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模型,极大推动了岩溶碳汇的研究.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图和关键词时区图清楚地展现了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可认为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领域经历 3个发...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岩溶 Vol. 43; no. 4; pp. 766 - 809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桂林 541004
2024
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平果 531406%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所(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0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641.3; 为了解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引文索引数据库,对 1997年 1月 1日-2023年 6月 30日间的 573篇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频率、国家(地区)和机构分布、作者影响、研究热点、共被引文献以及主题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刘再华为核心的研究团队继承和发扬了袁道先提出的岩溶作用参与全球碳循环并具有碳汇效应的观点,并提出了偶联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模型,极大推动了岩溶碳汇的研究.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图和关键词时区图清楚地展现了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可认为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领域经历 3个发展阶段:1)1997-2006年的起步阶段,粗略估算了全球碳酸盐岩风化回收大气CO2 的量为 0.110~0.608 Gt C·a-1,占全球碳遗漏的 15%~30%;2)2007-2014年的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研究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关注不同流域在外源酸、径流条件及植被覆盖对碳酸盐岩风化的影响;3)2015年之后以大气-生物-土壤-水-基岩为系统的岩溶关键带理论指导下的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研究新阶段,考虑了水生生物光合作用、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等条件下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 |
---|---|
ISSN: | 1001-4810 |
DOI: | 10.11932/karst2024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