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吉西他滨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
R969.3%R979.1; 目的 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注射用吉西他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注射用吉西他滨的相关病例报告,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及患者转归、合理用药等信息,分析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异常患者ADR的发生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联用抗肿瘤药物、原患恶性肿瘤及药物剂量等与ADR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5份...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药房 Vol. 36; no. 4; pp. 486 - 490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药物与临床综合评价中心,呼和浩特 010017%内蒙古自治区药物警戒中心,呼和浩特 010041
202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处,呼和浩特 010017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R969.3%R979.1; 目的 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注射用吉西他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注射用吉西他滨的相关病例报告,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及患者转归、合理用药等信息,分析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异常患者ADR的发生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联用抗肿瘤药物、原患恶性肿瘤及药物剂量等与ADR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5份(315例患者)集采吉西他滨致ADR病例报告,患者男女占比为1.42∶1;年龄为(61.17±9.13)岁;原患恶性肿瘤以胰腺癌患者最多(73例,占23.17%).ADR以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和恶心较为常见,其次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ADR的严重程度分级以1~2级为主,大部分ADR转归情况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用抗肿瘤药物是骨髓抑制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RR=2.154,95%CI为1.218~3.807,P=0.008;RR=3.099,95%CI为1.240~7.744,P=0.016);患者的性别(女性)是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RR=0.508,95%CI为0.302~0.853,P=0.010;RR=0.301,95%CI为0.102~0.887,P=0.029).用药合理性方面,符合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有143例(45.40%),超说明书用药的有172例(54.60%),其中原患恶性肿瘤为膀胱癌、胆管癌和卵巢癌用药位居超说明书用药前3位.结论 内蒙古地区吉西他滨致ADR发生以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为主,ADR严重程度分级主要为1~2级,且大部分ADR转归情况良好.性别(女性)和联合用药是吉西他滨致ADR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并在吉西他滨用药期间重点监护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ADR. |
---|---|
ISSN: | 1001-0408 |
DOI: | 10.6039/j.issn.1001-0408.202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