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初始有效磷和交换性镁含量改变了小麦生长对pH的响应
S156; 酸害阈值作为土壤酸度改良的目标pH,对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5种不同母质土壤上小麦生长对pH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初始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板页岩、第四纪红土、河流冲积物、红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上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稳定值分别为2.71、1.17、2.06、1.57和1.70 g·pot-1;达到稳定值95%、50%和5%时的pH阈值(即pH95%、pH50%、pH 5%),板页岩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31、4.42和3.53,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79、4.79和3.80,河流冲积物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25、4.71和4.16,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Vol. 25; no. 11; pp. 173 - 181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91
202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临沭 2767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9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8-0864 |
DOI | 10.13304/j.nykjdb.2022.0496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S156; 酸害阈值作为土壤酸度改良的目标pH,对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5种不同母质土壤上小麦生长对pH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初始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板页岩、第四纪红土、河流冲积物、红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上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稳定值分别为2.71、1.17、2.06、1.57和1.70 g·pot-1;达到稳定值95%、50%和5%时的pH阈值(即pH95%、pH50%、pH 5%),板页岩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31、4.42和3.53,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79、4.79和3.80,河流冲积物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25、4.71和4.16,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别为4.94、4.61和4.29,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分别为5.72、4.66和3.59.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稳定值与土壤初始pH、有效磷、交换性镁和交换性钙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H50%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株高pH50%与土壤初始有效磷含量、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作物酸害阈值受土壤初始有效磷和交换性镁含量的影响,土壤肥力水平和酸度共同决定了作物的最大生物量,为培肥土壤、降低酸害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
---|---|
ISSN: | 1008-0864 |
DOI: | 10.13304/j.nykjdb.2022.0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