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S643; 为了解并有效利用印度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筛选可用于评价鹰嘴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及综合表现良好的种质.结果 表明: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47%(播种至开花期天数)~ 85.26%(秕荚数),百粒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实荚数、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和秕荚数的变异系数均大30%,具有很好的改良潜力;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09(单株产量)~2.0535(单荚粒数),平均值为1.9302,单荚粒数、株高、有效枝数和播种至见花...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Vol. 23; no. 7; pp. 54 - 64
Main Authors 于海天, 吕梅媛, 万述伟, 杨峰, 胡朝芹, 杨新, 张晓艳, 王玉宝, 何春华, 林德明, 王丽萍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城镇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曲靖655199 202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643; 为了解并有效利用印度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筛选可用于评价鹰嘴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及综合表现良好的种质.结果 表明: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47%(播种至开花期天数)~ 85.26%(秕荚数),百粒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实荚数、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和秕荚数的变异系数均大30%,具有很好的改良潜力;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09(单株产量)~2.0535(单荚粒数),平均值为1.9302,单荚粒数、株高、有效枝数和播种至见花期天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000,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7000,说明各性状的数量指标分布较为均匀;在欧式距离为3.41处,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被分为9个类群,各类群资源数量不同,第Ⅰ~Ⅷ类群均具有一定的性状优势;筛选到4个可用于综合评价印度鹰嘴豆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分别为实荚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株高、分枝数;利用综合D值评价筛选到31份综合表现较好的资源,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优异的基础材料、亲本来源.
ISSN:1008-0864
DOI:10.13304/j.nykjdb.2020.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