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采煤塌陷地区生态适宜度评价

TD88; 选取济宁市兖州区、邹城市部分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矿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模型,并通过多因子评价综合叠加方法和空间分析原理评价矿区生态适宜性的区域分布特征,最终实现矿区塌陷土地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适宜区域分布在泗河和白马河沿岸,面积约12.09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7.25%;生态环境最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矿厂、矸石山、城乡建设用地周围,面积约5.7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8.16%....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矿业 Vol. 28; no. 3; pp. 66 - 72
Main Authors 王义方, 李新举, 侯乐, 周晶晶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2019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88; 选取济宁市兖州区、邹城市部分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矿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模型,并通过多因子评价综合叠加方法和空间分析原理评价矿区生态适宜性的区域分布特征,最终实现矿区塌陷土地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适宜区域分布在泗河和白马河沿岸,面积约12.09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7.25%;生态环境最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矿厂、矸石山、城乡建设用地周围,面积约5.7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8.16%.
ISSN:1004-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