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紫外线辐照对近江牡蛎眼点幼虫存活及附着的影响
S972.5;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海洋中主要污损生物之一,对海上养殖设施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存在较大的影响.波长短能量大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 200~280 nm)辐照能够损伤贝类幼虫的DNA和蛋白质结构,影响其存活和附着,可用于防治生物污损.本研究选用二倍体近江牡蛎附着变态期的眼点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不同强度和剂量UV-C的眼点幼虫致死响应,以及不同UV-C辐照频率和辐照距离下眼点幼虫的附着率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 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部分处理组和对照组在观测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渔业现代化 Vol. 51; no. 3; pp. 17 - 24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7-9580 |
DOI | 10.3969/j.issn.1007-9580.2024.03.003 |
Cover
Summary: | S972.5;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海洋中主要污损生物之一,对海上养殖设施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存在较大的影响.波长短能量大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 200~280 nm)辐照能够损伤贝类幼虫的DNA和蛋白质结构,影响其存活和附着,可用于防治生物污损.本研究选用二倍体近江牡蛎附着变态期的眼点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不同强度和剂量UV-C的眼点幼虫致死响应,以及不同UV-C辐照频率和辐照距离下眼点幼虫的附着率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 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部分处理组和对照组在观测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验单元内无存活幼虫,此时对照组存活率为(26.3±1.9)%;20W短波紫外线灯辐照试验中处理组和对照组在所有观测时间段的存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4 h后所有处理组试验单元内没有存活幼虫,此时对照组存活率为(22.3±1.3)%;辐照频率达5 min/h时,平均附着率从(12.83±1.17)%降低至(3.31±0.69)%,显著地降低了附着率;装置距离网衣 15和 20 cm对附着率的辐照效果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有效减少附着.本研究可为UV-C防治生物污损的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
---|---|
ISSN: | 1007-9580 |
DOI: | 10.3969/j.issn.1007-9580.2024.0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