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3+离子敏化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近红外二区血管成像
O614.33; 近年来,相较于可见光(400~700 nm)和近红外一区光(700~1000nm),生物组织对近红外二区光(NIR-Ⅱ:1000~1700 nm)呈现更弱的吸收、散射以及更低的自体荧光,因此,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更高的成像信噪比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等优势,在血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高温共沉淀和外延生长法成功地制备了 NaGdF4∶Yb(18%,摩尔分数),Ho(2%),Ce(30%)@NaGdF4,Nd(60%)@NaGdF4,Nd(10%)核-壳-壳纳米材料(U/DNPs).在808 nm激发光的照射下,不仅具有1056和1...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应用化学 Vol. 39; no. 4; pp. 685 - 693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20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0518 |
DOI | 10.19894/j.issn.1000-0518.210580 |
Cover
Summary: | O614.33; 近年来,相较于可见光(400~700 nm)和近红外一区光(700~1000nm),生物组织对近红外二区光(NIR-Ⅱ:1000~1700 nm)呈现更弱的吸收、散射以及更低的自体荧光,因此,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更高的成像信噪比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等优势,在血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高温共沉淀和外延生长法成功地制备了 NaGdF4∶Yb(18%,摩尔分数),Ho(2%),Ce(30%)@NaGdF4,Nd(60%)@NaGdF4,Nd(10%)核-壳-壳纳米材料(U/DNPs).在808 nm激发光的照射下,不仅具有1056和1332 nm的下转换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而且具有较高红绿荧光强度比(I647/I540 = 22.6)的上转换红光发射,使得该材料在光动力学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后通过利用配体交换策略,成功修饰了聚乙烯吡咯烷酮(U/DNPs-PVP),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生物安全性.在小鼠活体内荧光成像中,U/DNPs-PVP呈现优异的血管造影效果,其空间分辨率可达336.3 μm. |
---|---|
ISSN: | 1000-0518 |
DOI: | 10.19894/j.issn.1000-0518.2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