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通风系统研究

R318%R197.39; 目的:研究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下简称"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以对实验间内部的气溶胶扩散进行有效控制.方法: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采用全新风通风设计,送风为3级过滤,采用定风量控制;排风为1级高效过滤,采用变风量控制,其中缓冲间设有高效过滤排风口,实验间设有风口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缓冲间通风采用上送上排的布局,送、排风高效集成在吊顶内;实验间通风采用侧上送风、侧下排风的方式.为验证通风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0°、30°、45°、60°、9...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医疗卫生装备 Vol. 45; no. 7; pp. 29 - 34
Main Authors 夏建桥, 欧阳康, 李海洋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镇江康飞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132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3-8868
DOI10.19745/j.1003-8868.2024127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318%R197.39; 目的:研究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下简称"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以对实验间内部的气溶胶扩散进行有效控制.方法: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采用全新风通风设计,送风为3级过滤,采用定风量控制;排风为1级高效过滤,采用变风量控制,其中缓冲间设有高效过滤排风口,实验间设有风口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缓冲间通风采用上送上排的布局,送、排风高效集成在吊顶内;实验间通风采用侧上送风、侧下排风的方式.为验证通风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0°、30°、45°、60°、90°送风角度下的气流组织、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分析,并模拟不同送风角度下的实验间气溶胶浓度分布情况,以确定最佳送风角度.结果:经气流组织、温度场、速度场及气溶胶扩散控制能力的综合比较,移动P2+实验室通风系统以60°送风最佳,且检测结果表明该送风角度下的换气次数、静压差、温湿度、洁净度以及气流方向等核心指标均满足GB 27421-2015《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和T/CESC 662-2020《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的要求.结论:在进行移动P2+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各送、排风口位置和设备设施布局因素,还应选择合适的送风角度,以提升防护区的生物安全性.
ISSN:1003-8868
DOI:10.19745/j.1003-8868.20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