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在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R737.33;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是否为宫颈癌有效的预后标志物.方法 运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1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同时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以D-二聚体0.3 mg/L作为评价的最佳分界点,分为术前低D-二聚体组(<0.3 mg/L)48例和高D-二聚体组(≥0.3 mg/L)69例.比较2组5年总生存时间(OS),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高D-二聚体组患者的5年OS显著短于低D-二聚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现代医药卫生 Vol. 35; no. 4; pp. 486 - 493
Main Authors 沈秀华, 司国淼, 谢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临颍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漯河,4626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0052 201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9-5519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9.04.0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737.33;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是否为宫颈癌有效的预后标志物.方法 运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1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同时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以D-二聚体0.3 mg/L作为评价的最佳分界点,分为术前低D-二聚体组(<0.3 mg/L)48例和高D-二聚体组(≥0.3 mg/L)69例.比较2组5年总生存时间(OS),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高D-二聚体组患者的5年OS显著短于低D-二聚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H R=6.125,P<0.001)、病理分级(H R=5.167,P<0.001)、淋巴结转移(H R=4.869,P<0.001)和D-二聚体水平(H R=3.302,P=0.001)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H R=2.131,P=0.040).结论 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可能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ISSN:1009-5519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9.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