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R459.9%R318%R681.5; 背景:寰枢椎脱位因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曾被国际骨科界视为"手术禁区".然而,随着骨科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是将该技术应用于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报道较少.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在机器人辅助导航下行C1-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颈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关注有无脑脊液漏、椎动...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Vol. 28; no. 36; pp. 5833 - 5838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6%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三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六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15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4344 |
DOI | 10.12307/2024.683 |
Cover
Summary: | R459.9%R318%R681.5; 背景:寰枢椎脱位因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曾被国际骨科界视为"手术禁区".然而,随着骨科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是将该技术应用于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报道较少.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在机器人辅助导航下行C1-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颈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关注有无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脊椎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日本骨科协会颈椎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并评估置钉准确率.
结果与结论:①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②5例患者共置入20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A类螺钉9枚,B类螺钉10枚,C类螺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5%;③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为(0.80±0.71)分,较术前(4.00±2.83)分明显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为(14.80±0.84)分,较术前(8.00±0.71)分明显升高;而寰齿前间隙由术前(7.86±3.25)mm减小至(2.82±0.93)mm,寰枢椎管储备间隙由术前(6.74±1.99)mm增大至(12.10±3.51)mm,延髓颈髓角由术前(133.32±13.55)?增大至(153.44±9.53)°,斜坡椎管角由术前(128.02±9.92)?增大至(143.25±12.99)?;以上末次随访指标结果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④术后影像学随访提示所有患者植骨区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拔出等情况出现;⑤提示该方法可以避免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手感,保证上颈椎螺钉置钉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并在中期随访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
---|---|
ISSN: | 2095-4344 |
DOI: | 10.12307/2024.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