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替代和团聚化对红壤微型动物群落的影响

S154.3; [目的]红壤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有机替代是改善红壤理化性质的重要途径.为探究不同有机替代方式和团聚化过程对红壤微型动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集单施无机氮磷钾(NPK)肥(Ⅰ)、NPK+花生秸秆(IPS)、NPK+水稻秸秆(IRS)、NPK+萝卜菜(IR)和NPK+猪粪(IPM)5种长期施肥处理土壤,对土壤进行团聚体分级,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团聚体中微型动物群落.[结果]与Ⅰ相比,IPM和IRS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而IPS和IR的影响相对较小.IPM还显著提高土壤pH、总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有机替代对土壤微型动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其群落结构.线虫是旱地红壤...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土保持学报 Vol. 39; no. 1; pp. 113 - 119
Main Authors 朱君康, 叶桂萍, 丁维新, 樊剑波, 吴冰雪, 贺纪正, 林永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117%福建省植物营养与化肥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13 2025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 350117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州 3501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4.3; [目的]红壤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有机替代是改善红壤理化性质的重要途径.为探究不同有机替代方式和团聚化过程对红壤微型动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集单施无机氮磷钾(NPK)肥(Ⅰ)、NPK+花生秸秆(IPS)、NPK+水稻秸秆(IRS)、NPK+萝卜菜(IR)和NPK+猪粪(IPM)5种长期施肥处理土壤,对土壤进行团聚体分级,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团聚体中微型动物群落.[结果]与Ⅰ相比,IPM和IRS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而IPS和IR的影响相对较小.IPM还显著提高土壤pH、总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有机替代对土壤微型动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其群落结构.线虫是旱地红壤质量分数最丰富的土壤微型动物,在I处理中的相对丰度为93.0%,IPM和IRS分别显著降低其相对丰度至62.2%和70.0%,而IPS和IR的影响较小.团聚体粒径显著影响土壤微型动物Shannon和Chao1指数,53~250、<53 μm团聚体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250~2 000、>2 000 μm团聚体,表明粒径越小越有利于提高土壤微型动物多样性.团聚体粒径同样显著影响土壤微型动物群落结构,但其影响程度弱于有机替代.[结论]有机替代和团聚体粒径均可显著影响土壤微型动物群落,猪粪和水稻秸秆的影响效果大于花生秸秆和萝卜菜,而团聚化过程降低红壤微型动物多样性.
ISSN:1009-2242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5.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