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土地利用碳储量估算及多情景预测

K903; [目的]区域碳储量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在"双碳"目标下,从碳储量视角开展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对协调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以川西高原为研究区,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为数据源,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结合修正的土地利用碳密度数据和InVEST模型估算区域碳储量变化.[结果](1)从各地类相对研究区的面积占比变化看,2000-2020年草地从65.20%逐步缩减到63.65%,林地从31.73%不断扩张到32.92%,未利用地先减后增且净增0.57%,水域和耕地先增后减均...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土保持学报 Vol. 38; no. 1; pp. 207 - 219
Main Authors 刘雅璇, 彭秋志, 黄培依, 陈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2024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云南省自然资源与规划智慧创新实验室,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K903; [目的]区域碳储量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在"双碳"目标下,从碳储量视角开展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对协调与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以川西高原为研究区,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为数据源,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结合修正的土地利用碳密度数据和InVEST模型估算区域碳储量变化.[结果](1)从各地类相对研究区的面积占比变化看,2000-2020年草地从65.20%逐步缩减到63.65%,林地从31.73%不断扩张到32.92%,未利用地先减后增且净增0.57%,水域和耕地先增后减均净减0.11%,湿地持续增加,共净增0.07%;研究区2000年、2010年、2020年碳储量分别为24.26 × 108,24.29 × 108,24.27 × 108 t,呈先增后减趋势.(2)与2020年相比,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减少3.19×105 t,在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耕地生态联合保护情景下将分别固碳4.29× 106,9.72× 106,9.60×106 t.[结论]扭转未利用地的扩张趋势,在保持耕地面积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行生态保护政策,提高川西高原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并助力其成为重要"碳汇"区域应成为川西高原国土空间规划和管控的关注重点.
ISSN:1009-2242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4.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