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S157%S154.3; [目的]针对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源汇"效应争议,综述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出未来定量研究的方向与注意事项.[方法]在提出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源""汇"效应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研究中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源汇"效应争议的核心问题,进而探讨水力侵蚀导致不同种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水力侵蚀过程导致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形成碳循环中的"源"效应,而沉积过程导致有机碳迁移至低洼处固存形成碳循环中的&quo...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土保持学报 Vol. 38; no. 1; pp. 14 - 21
Main Authors 杨文博, 刘娜, 蔡强国, 孙莉英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02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7%S154.3; [目的]针对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源汇"效应争议,综述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出未来定量研究的方向与注意事项.[方法]在提出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源""汇"效应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研究中水力侵蚀对土壤碳循环"源汇"效应争议的核心问题,进而探讨水力侵蚀导致不同种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水力侵蚀过程导致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形成碳循环中的"源"效应,而沉积过程导致有机碳迁移至低洼处固存形成碳循环中的"汇"效应,微生物的呼吸和分解作用可能解释土壤碳循环中消失的碳"汇"问题;水力侵蚀过程削弱细菌群落结构复杂性,而沉积过程可增加细菌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但侵蚀和沉积过程都可能降低土壤真菌的α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复杂性;水力侵蚀过程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植被覆盖度和土壤pH等因素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论]未来研究应强化不同尺度水力侵蚀过程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机制、水力侵蚀过程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水力侵蚀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对碳循环的影响机制相关量化研究.
ISSN:1009-2242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4.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