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R516.7; 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确诊布鲁氏菌病的患者90例,其中急性期59例,慢性期31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CD4+T及CD8+T细胞计数,计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各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各参数对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价...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天津医药 Vol. 52; no. 4; pp. 391 - 396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市肝病医学研究所(邮编 300192)%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3-9896 |
DOI | 10.11958/20230779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R516.7; 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确诊布鲁氏菌病的患者90例,其中急性期59例,慢性期31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CD4+T及CD8+T细胞计数,计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各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各参数对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慢性期组的关节痛和脊柱炎占比高于急性期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NLR均降低,慢性期组MPV和PDW降低,而CD3+T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升高(P<0.05).有关节炎症状的急性期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T细胞计数和CD8+T细胞计数低于无关节炎的急性期布病患者,而PLR则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水平对于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和0.717,而CD3+T细胞计数对于诊断慢性期布鲁氏菌病的AUC为0.748.在急性期患者中,CD3+T、CD8+T细胞计数及PLR水平对诊断关节炎的AUC分别为0.779、0.768、0.722.结论 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以及急性期布病患者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ISSN: | 0253-9896 |
DOI: | 10.11958/20230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