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PPARγ作为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潜在诊断标志物的评估及其预测价值

R446.1; 目的 探讨PPARγ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9例女性IC/BPS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0例健康女性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C)、总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浆PPARγ水平;通过LASSO回归筛选显著临床特征,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年龄、BMI、NLR、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FN-α、IL-1β、IL-...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实用医学杂志 Vol. 41; no. 2; pp. 258 - 263
Main Authors 王照, 左解鹏, 车航, 任凌云, 徐哲, 王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446.1; 目的 探讨PPARγ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9例女性IC/BPS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0例健康女性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C)、总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浆PPARγ水平;通过LASSO回归筛选显著临床特征,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年龄、BMI、NLR、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FN-α、IL-1β、IL-6、IL-8、TNF-α和CD3+CD4+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绝对淋巴细胞计数、IL-10、TAC、GSH和血浆PPAR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筛选出,NLR、IFN-α、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L-1β、IL-6、TNF-α、CD3+CD4+T及PPARγ共8个自变量进入预测模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TNF-α和CD3+CD4+T水平升高及PPARγ水平降低是IC/BP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PPARγ联合临床参数(IL-1β、TNF-α和CD3+CD4+T)的诊断IC/PBS的曲线下面积0.901(95%CI:0.885~0.963)高于PPARγ单一指标诊断[0.839(95%CI:0.730~0.902)]效能(AUC=0.901)优于单独PPARγ(AUC=0.839).结论 IC/BPS女性患者血浆PPARγ水平明显降低,可作为IC/BPS的潜在诊断标志物,联合临床指标提高诊断效能.
ISSN:1006-572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5.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