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处理溶剂对小麦秸秆吸油剂的吸油性能的影响

TQ352%X712; 通过廉价、可再生的小麦秸秆制备吸油剂时,需要预处理来除去秸秆表面的蜡质和木质素组分,以暴露纤维素的羟基使其充分参与改性反应,达到增强秸秆的亲油疏水的目的.考察了小麦秸秆经氢氧化钠、亚氯酸钠和二者混合溶液等不同预处理溶剂对制得的吸油剂的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处理后,制备的吸油剂水接触角可从80°增加到108.5°,油接触角则降为 0°,表现出亲油和超疏水性,吸油性能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对NaOH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进行对比,得出在100℃,5%,2 h预处理的效果最佳....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应用化工 Vol. 54; no. 1; pp. 152 - 156
Main Authors 申志兵, 王顺梅, 薛瑜, 唐瑞源, 张君涛, 梁生荣, 周妙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安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西安市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中国石油集团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Q352%X712; 通过廉价、可再生的小麦秸秆制备吸油剂时,需要预处理来除去秸秆表面的蜡质和木质素组分,以暴露纤维素的羟基使其充分参与改性反应,达到增强秸秆的亲油疏水的目的.考察了小麦秸秆经氢氧化钠、亚氯酸钠和二者混合溶液等不同预处理溶剂对制得的吸油剂的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处理后,制备的吸油剂水接触角可从80°增加到108.5°,油接触角则降为 0°,表现出亲油和超疏水性,吸油性能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对NaOH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进行对比,得出在100℃,5%,2 h预处理的效果最佳.
ISSN:1671-3206
DOI:10.3969/j.issn.1671-3206.2025.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