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安全性对FEC合成工艺的优化研究
TQ086; 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反应量热仪研究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并通过溶剂法对该高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工艺危险度极高,通过分别选用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作为反应体系溶剂进行工艺优化,发现碳酸二乙酯溶剂法的工艺危险性较低,反应过程绝热温升(ΔTad)为114.70 K,合成反应所能到达最高温度为125.40℃,绝热情况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24 h时,对应温度(TD24)为161.00℃,优化后工艺矩阵风险等级为Ⅰ级,工艺危险度降为1级,工艺热安全性显著提高....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应用化工 Vol. 53; no. 5; pp. 1053 - 1057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南京 210094
2024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TQ086; 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反应量热仪研究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并通过溶剂法对该高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工艺危险度极高,通过分别选用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作为反应体系溶剂进行工艺优化,发现碳酸二乙酯溶剂法的工艺危险性较低,反应过程绝热温升(ΔTad)为114.70 K,合成反应所能到达最高温度为125.40℃,绝热情况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24 h时,对应温度(TD24)为161.00℃,优化后工艺矩阵风险等级为Ⅰ级,工艺危险度降为1级,工艺热安全性显著提高. |
---|---|
ISSN: | 1671-3206 |
DOI: | 10.3969/j.issn.1671-3206.2024.05.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