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模型的安徽省时间序列生境质量评价

X513; 生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 1980、1990、1995、2000、2005、2010和 2015年 7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安徽省时间序列生境质量指数、生境退化程度指数和生境稀缺性指数,分析安徽省 1980-2015 年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从而实现安徽省生境质量的时间序列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1980-2015 年安徽省生境退化程度不断加剧,栅格单元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扩大,生境退化程度低的区域主要在皖南地区,而沿江地区和巢湖附近区域生境退化程度较高.(2)1980-2005 年生境质量降低...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生态科学 Vol. 43; no. 5; pp. 146 - 156
Main Authors 汪左, 王畅畅, 鞠森, 万海霞, 李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芜湖 24100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2 2024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8873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24.05.00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513; 生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 1980、1990、1995、2000、2005、2010和 2015年 7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安徽省时间序列生境质量指数、生境退化程度指数和生境稀缺性指数,分析安徽省 1980-2015 年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从而实现安徽省生境质量的时间序列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1980-2015 年安徽省生境退化程度不断加剧,栅格单元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扩大,生境退化程度低的区域主要在皖南地区,而沿江地区和巢湖附近区域生境退化程度较高.(2)1980-2005 年生境质量降低的速度较为缓慢,2000-2015 年则下降较快.安徽省生境质量皖西及皖南地区普遍高于皖北地区,且生境质量水平与土地覆盖类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其中生境质量低的区域对应的主要是建设用地,生境质量高的区域对应的是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3)安徽省生境稀缺性整体表现为皖北地区稀缺性高于皖南地区,沿江地区及巢湖附近的生境稀缺性较高.研究结论可为安徽省生态规划和生态空间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ISSN:1008-8873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24.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