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近19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Q948.15; 为探究2000—2018年来长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基于2000、2010及2018年3期Landsat TM影像,以长江首城宜宾为例,对其19年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应用ENVI和GIS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力,实现对长江上游植被覆盖度的局部动态分析.这对于长江上游沿岸的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结果表明:1)中植被覆盖区在2000年和2010年面积占比最大,而2018年高植被覆盖度占比变为最大,宜宾市域整体植被覆盖度向好的方向发展.2)近19年植被改善和退化面积分别占33.51%、2...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生态科学 Vol. 42; no. 1; pp. 234 - 241
Main Authors 罗鸿, 杨存建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6 2023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8873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23.01.02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948.15; 为探究2000—2018年来长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基于2000、2010及2018年3期Landsat TM影像,以长江首城宜宾为例,对其19年间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应用ENVI和GIS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力,实现对长江上游植被覆盖度的局部动态分析.这对于长江上游沿岸的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结果表明:1)中植被覆盖区在2000年和2010年面积占比最大,而2018年高植被覆盖度占比变为最大,宜宾市域整体植被覆盖度向好的方向发展.2)近19年植被改善和退化面积分别占33.51%、29.48%.退化区域遍布整个研究区,改善区主要分布在东部边缘.3)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升高而上升;随坡度的增加而呈不同变化;坡向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上,阴坡小于阳坡,但宜宾正西北方向植被覆盖度最高,这是由于西北方向有大面积原始森林.4)研究区植被变化受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共同影响.森林面积、建设用地面积、GDP、总人口、耕地面积等因子是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ISSN:1008-8873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23.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