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宁南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S714.5; [目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陆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因素,因此分析土壤养分及其空间特征对该区域的土壤养分管理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在半干旱的宁南山区选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黄土丘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量养分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表层0-20 cm 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 土层,"表聚效应"明显.整体上,土壤养分含量基本表现为天然草地>柠条>山杏>裸地>梯田>退耕草地,其中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土保持研究 Vol. 31; no. 3; pp. 101 - 107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 73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5-3409 |
DOI | 10.13869/j.cnki.rswc.2024.03.001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S714.5; [目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陆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因素,因此分析土壤养分及其空间特征对该区域的土壤养分管理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在半干旱的宁南山区选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黄土丘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量养分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表层0-20 cm 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 土层,"表聚效应"明显.整体上,土壤养分含量基本表现为天然草地>柠条>山杏>裸地>梯田>退耕草地,其中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可知,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中部低、南北高的状态;土壤速效磷含量呈中部高,南北低的状态;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趋势则是从南到北逐渐递增.[结论]人工种植柠条和山杏有利于改善该地区土壤综合质量水平;因此,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恢复措施能够持续、有效改善当地的土壤质量状况. |
---|---|
ISSN: | 1005-3409 |
DOI: | 10.13869/j.cnki.rswc.2024.0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