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赣江上游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特征

S157.1;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赣江流域上游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的基本特征,阐明赣江上游水土保持措施与河川输沙量的关系,为赣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赣江流域上游4条主要支流把口站2011-2020年水沙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支流水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水土保持措施统计数据对输沙模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赣江上游主要支流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主要支流的输沙量呈现"丰水丰沙,贫水贫沙"的特征.(2)四条支流的输沙量均表现出持续2~3 a的上升(下降)随后出现下降(上升)的间歇性态势.除平江流域外其...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土保持研究 Vol. 31; no. 1; pp. 178 - 198
Main Authors 戴中山, 李海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市景观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45 2024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市景观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45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2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7.1;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赣江流域上游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的基本特征,阐明赣江上游水土保持措施与河川输沙量的关系,为赣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赣江流域上游4条主要支流把口站2011-2020年水沙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支流水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水土保持措施统计数据对输沙模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赣江上游主要支流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主要支流的输沙量呈现"丰水丰沙,贫水贫沙"的特征.(2)四条支流的输沙量均表现出持续2~3 a的上升(下降)随后出现下降(上升)的间歇性态势.除平江流域外其他流域输沙能力受非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影响因素较为复杂.(3)2011-2020年赣江流域上游支流中平江、桃江及贡水流域输沙模数与5个水土保持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章水流域输沙模数与新增水保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章水流域输沙模数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关系方程如下:Mz=0.019S水保林+5.126(M2表示章水的年输沙模数,S水保林代表对应支流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年新增面积).(4)提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面积占比:封育治理(52.0%~60.0%),经果林(22%~25%),水保林(20%~23%),种草(2%~3%),坡改梯(2%~3%).[结论]赣江上游主要支流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大体相同,但个别年份存在径流量与降雨量不成正比的反常情况.影响赣江上游主要支流输沙能力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水土保持措施是影响赣江上游章水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章水流域输沙模数与新增水保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ISSN:1005-3409
DOI:10.13869/j.cnki.rswc.2024.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