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汉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X82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2000—201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及县级行政单元区划数据,采用全局自相关模型和地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定量揭示了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水平与景观生态风险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5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转移类型主要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2)2000—2015年江汉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差异显著,冷点、次冷点数量增加,次热点和热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生态风险聚集的高值区主...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土保持研究 Vol. 29; no. 5; pp. 228 - 243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广东省放射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韶关 512029%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
2022
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韶关 51202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5-3409 |
Cover
Summary: | X82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2000—201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及县级行政单元区划数据,采用全局自相关模型和地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定量揭示了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水平与景观生态风险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5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转移类型主要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2)2000—2015年江汉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差异显著,冷点、次冷点数量增加,次热点和热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生态风险聚集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东南部洪湖市,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西部当阳市及松滋市.(3)2000—2015年江汉平原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呈现逐渐减小态势,从2000年的2015.63 km2,较少到2015年的1960.87 km2.中风险区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其中2005—2010年增加幅度最大,达到了2061.26 km2.(4)2000—2005年江汉平原低生态风险重心整体转移不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西北部,较低生态风险重心转移空间跨度最大,向西转移了79.80 km.中风险区主要向东北方向转移,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重心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东南部洪湖市,且呈现向东北方向转移的趋势,其中较高风险区重心转移速度明显快于高风险区.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开发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
---|---|
ISSN: | 1005-3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