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晒醋固态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TS201.3; 为了探究四川晒醋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及关键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国标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醋醅的理化指标和真菌群落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真菌群落和理化因子进行冗余分析,找出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醋醅的pH降低,水分、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总酸、氨态氮含量先持续增加后保持稳定,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四川晒醋固态发酵过程中共有9个门、299个属水平的真菌参与演替变化.毕赤酵母属(Pichia)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为主要优势真菌.经过聚类分析,可将固态发酵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发酵阶段,第1~8 d;第...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食品工业科技 Vol. 43; no. 9; pp. 131 - 138
Main Authors 张桂容, 冯洁雅, 蔡吉, 附俊杰, 李丽, 刘军, 温雪瓶, 曹荣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绵阳 621023%四川太源井醋业有限公司,四川自贡 643000 2022
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030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1080149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S201.3; 为了探究四川晒醋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及关键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国标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醋醅的理化指标和真菌群落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真菌群落和理化因子进行冗余分析,找出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醋醅的pH降低,水分、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总酸、氨态氮含量先持续增加后保持稳定,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四川晒醋固态发酵过程中共有9个门、299个属水平的真菌参与演替变化.毕赤酵母属(Pichia)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为主要优势真菌.经过聚类分析,可将固态发酵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发酵阶段,第1~8 d;第2发酵阶段,第9~12 d;第3发酵阶段,第14~16 d).由冗余分析结果可知,氨态氮、总酸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氨态氮、总酸与发酵第1~8 d的真菌群落呈负相关,与发酵第9~16 d的真菌群落呈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晒醋固态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掌握固态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变化规律以及后续与风味物质的关联奠定基础.
ISSN:1002-030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108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