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与CA-Markov模型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

X144;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密切相关.宝鸡市位处秦岭生态保护区及渭河流域生态脆弱区交界,近年来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显著.基于InVEST与CA-Markov模型,分析并预测宝鸡市碳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宝鸡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呈现为草地、耕地减少,其他地类增长的特征,转换方式以耕、林、草地相互转换及建设用地侵占耕地为主.(2)2000-2020 年,宝鸡市碳储量持续增长,共增加 8.53×106 t,呈南北侧增长及中部减少的"夹心"变化特征.(3)2030 年各情景碳储量均呈下降趋势.耕地保护情景减幅最...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上海国土资源 Vol. 45; no. 4; pp. 79 - 86
Main Authors 吴朗清, 陈荣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2024
东华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1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4.04.01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144;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密切相关.宝鸡市位处秦岭生态保护区及渭河流域生态脆弱区交界,近年来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显著.基于InVEST与CA-Markov模型,分析并预测宝鸡市碳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宝鸡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呈现为草地、耕地减少,其他地类增长的特征,转换方式以耕、林、草地相互转换及建设用地侵占耕地为主.(2)2000-2020 年,宝鸡市碳储量持续增长,共增加 8.53×106 t,呈南北侧增长及中部减少的"夹心"变化特征.(3)2030 年各情景碳储量均呈下降趋势.耕地保护情景减幅最大,建设用地抑制情景及自然增长情景次之,而生态保护情景虽也存在一定下降,但减少量得到有效抑制,是最优的发展情景.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发展导向下宝鸡市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依据.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4.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