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缺血综合征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分析

R773.1; 目的 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测量眼缺血综合征(OIS)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观察OIS患者SFCT的特征,探索早期评估OIS的指标.方法 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患者48例(48眼),以是否确诊OIS将患者分为OIS组24例(24眼),对照组24例(24眼).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应用SD-OCT的EDI模式测量SFCT,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和SFCT的差异.结果 OIS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糖尿病患病率...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Vol. 34; no. 4; pp. 60 - 63
Main Authors 傅强, 王红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眼科,北京100022 202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3-3770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056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773.1; 目的 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测量眼缺血综合征(OIS)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观察OIS患者SFCT的特征,探索早期评估OIS的指标.方法 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患者48例(48眼),以是否确诊OIS将患者分为OIS组24例(24眼),对照组24例(24眼).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应用SD-OCT的EDI模式测量SFCT,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和SFCT的差异.结果 OIS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IS组的平均SFCT为(204.83±27.34)μm,对照组的平均SFCT为(226.58±33.49)μm,两组的SF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4,P=0.018).结论 OIS患者的SFCT明显变薄,SFCT可作为早期评估OIS的指标.
ISSN:1673-3770
DOI:10.6040/j.issn.1673-3770.1.20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