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附12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助力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20-2023年12例经病原学确诊的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平均47.3岁,海产品引起的外伤是一个危险因素.皮损多表现为单侧上肢多发的慢性结节、斑块,可见孢子丝菌病样分布.病理可观察到表皮棘层肥厚、真皮非特异性炎症浸润,有时可见结核样肉芽肿,但抗酸染色检出率低.9例患者均采用基于克拉霉素联合利福平或莫西沙星的抗感染治疗,另3例于外院治疗,具体方案不详.无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皮损均消退,随访1年...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Vol. 31; no. 4; pp. 219 - 225
Main Authors 杨璐, 李建建, 刘婷, 马寒, 陈燕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通过分析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助力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20-2023年12例经病原学确诊的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平均47.3岁,海产品引起的外伤是一个危险因素.皮损多表现为单侧上肢多发的慢性结节、斑块,可见孢子丝菌病样分布.病理可观察到表皮棘层肥厚、真皮非特异性炎症浸润,有时可见结核样肉芽肿,但抗酸染色检出率低.9例患者均采用基于克拉霉素联合利福平或莫西沙星的抗感染治疗,另3例于外院治疗,具体方案不详.无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皮损均消退,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临床上对于皮损表现为慢性结节和斑块,病理表现为结核样肉芽肿改变或非特异性炎症浸润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具有外伤或海产品接触史者,需要高度怀疑海分枝杆菌感染.对该类患者可用克拉霉素联合利福平或莫西沙星治疗.
ISSN:1674-8468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4.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