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及其病原菌分析
目的 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 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对培养结果为酵母菌属的真菌采用科马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鉴定,对于无法直接鉴定的菌落采用VITEK ATB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取镜检阳性或培养为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病种前三位为甲真菌病244例(24.21%)、花斑糠疹184例(1...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Vol. 31; no. 3; pp. 157 - 163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4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4-8468 |
DOI | 10.3969/j.issn.1674-8468.2024.03.002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目的 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 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对培养结果为酵母菌属的真菌采用科马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鉴定,对于无法直接鉴定的菌落采用VITEK ATB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取镜检阳性或培养为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病种前三位为甲真菌病244例(24.21%)、花斑糠疹184例(18.25%)、足癣182例(18.06%);致病菌种前三位为红色毛癣菌307株(30.46%)、马拉色菌255株(25.30%)、须癣毛癣菌187株(18.55%);甲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x2=8.02,P<0.001),股癣男性多于女性(x2=29.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种在性别构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本地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主要病种为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足癣,主要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和癣毛癣菌.临床治疗时应加以重视. |
---|---|
ISSN: | 1674-8468 |
DOI: | 10.3969/j.issn.1674-8468.2024.03.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