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附22例报告

目的 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各种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的病例相关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发生皮肤不良反应距首次使用靶向药或ICIs的时间为1 d~4年,平均发病时间为 7 个月.CTCAE 3 级 20 例(90.91%),CTCAE 4 级 2 例(9.09%).CTCAE 3 级中 18 例(90.00%)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3例(15.00%)累及粘膜;CTCAE 4级的2例患者均诊断为大疱表皮松解症型药疹,同时患者还有炎症指标升高、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其中8例患者完善皮损病理检查,出现...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Vol. 30; no. 6; pp. 539 - 543
Main Authors 木葵, 周星雨, 李亚萍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8468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3.06.0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各种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的病例相关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发生皮肤不良反应距首次使用靶向药或ICIs的时间为1 d~4年,平均发病时间为 7 个月.CTCAE 3 级 20 例(90.91%),CTCAE 4 级 2 例(9.09%).CTCAE 3 级中 18 例(90.00%)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3例(15.00%)累及粘膜;CTCAE 4级的2例患者均诊断为大疱表皮松解症型药疹,同时患者还有炎症指标升高、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其中8例患者完善皮损病理检查,出现的大疱性类天疱疮、银屑病、穿通性胶原病等病理表现与特发性疾病的病理表现相似.所有患者经过抗过敏、抗炎、丙种球蛋白冲击等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靶向药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表现多样,住院病人中以CTCAE 3~4级为主,经过激素及常规治疗疗效较好.临床上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目前暂无较好方法可以预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
ISSN:1674-8468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3.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