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压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影响
R544.1; 目的 探讨远程监测血压管理模式、自我监测血压管理模式及门诊血压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招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1例,随机分为远程组156例、非远程组144例及常规组141例.远程组及非远程组患者配发相同型号智能电子血压计,分别按照远程监测血压管理模式和自我监测血压管理模式进行血压管理;常规组患者按照门诊血压管理模式进行血压管理,定期到社区门诊由医师测量血压.记录所有患者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后诊室血压水平、血压达标率、用药情况、体质量指数、腰围及生活方式等情况.结果 与管理前比较,管理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t=5.611~...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精准医学杂志 Vol. 39; no. 3; pp. 226 - 231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质量管理评价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运营管理部%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6-529X |
DOI | 10.13362/j.jpmed.202403009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R544.1; 目的 探讨远程监测血压管理模式、自我监测血压管理模式及门诊血压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招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41例,随机分为远程组156例、非远程组144例及常规组141例.远程组及非远程组患者配发相同型号智能电子血压计,分别按照远程监测血压管理模式和自我监测血压管理模式进行血压管理;常规组患者按照门诊血压管理模式进行血压管理,定期到社区门诊由医师测量血压.记录所有患者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后诊室血压水平、血压达标率、用药情况、体质量指数、腰围及生活方式等情况.结果 与管理前比较,管理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t=5.611~14.434,P<0.05),远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管理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与非远程组(F=-2.984~-14.803,P<0.05).管理6个月后,远程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与非远程组(x2=12.688、14.066,P<0.05),远程组服用降压药物种数显著高于常规组及非远程组(F=38.571,t=5.859、8.325,P<0.05),远程组联合用药比例高于非远程组及常规组(x2=31.058、56.524,P<0.05);常规组与非远程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改善生活方式方面,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后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远程监测血压管理模式相较于自我监测血压管理模式和门诊血压管理模式能更好地管理血压,提高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并提高患者联合用药的比例. |
---|---|
ISSN: | 2096-529X |
DOI: | 10.13362/j.jpmed.202403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