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排水系统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检测与去除研究进展

TU991%TU992;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水环境的影响呈加剧趋势.由于PFAS良好的水溶性,其可以随着水循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着手制定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以限制PFAS的使用.在系统性总结水环境中PFAS的来源、浓度和转化过程的基础上,文章对比了色谱法、总可氧化前体(TOP)法和传感器等检测方法以及传统物化生方法、高级氧化技术以及焚烧工艺等去除技术,旨在为PFAS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饮用水中PFAS质量浓度普遍超过0.1 ng/L,且PFAS在供排水处理过程中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净水技术 Vol. 43; no. 8; pp. 31 - 134
Main Authors 蒋晓倩, 郭俊敏, 田川, 杨芳, 魏锦程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 2024
住房城乡建设部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 10004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9-0177
DOI10.15890/j.cnki.jsjs.2024.08.00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991%TU992;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水环境的影响呈加剧趋势.由于PFAS良好的水溶性,其可以随着水循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着手制定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以限制PFAS的使用.在系统性总结水环境中PFAS的来源、浓度和转化过程的基础上,文章对比了色谱法、总可氧化前体(TOP)法和传感器等检测方法以及传统物化生方法、高级氧化技术以及焚烧工艺等去除技术,旨在为PFAS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饮用水中PFAS质量浓度普遍超过0.1 ng/L,且PFAS在供排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存在两大局限:一是检测技术仅能覆盖少数PFAS类型;二是目前的去除方法无法彻底消除PFAS风险,或导致去除率差,或转化为短链氟化物,引发更多潜在环境风险.
ISSN:1009-0177
DOI:10.15890/j.cnki.jsjs.2024.0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