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一集成学习模型的中国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TP181%F124; 为深入推动沿海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有力支撑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内在核心驱动力与战略要点.文章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和新劳动资料,构建中国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评价体系,以量化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沿海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次,将测算结果作为集成学习模型的先验训练样本进行训练测试.此外,文章还引入SHAP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揭示各指标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随时间推移稳步上升,但整体水平较低;(2)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显著,东...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海洋开发与管理 Vol. 41; no. 10; pp. 47 - 59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TP181%F124; 为深入推动沿海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有力支撑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内在核心驱动力与战略要点.文章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和新劳动资料,构建中国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评价体系,以量化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沿海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次,将测算结果作为集成学习模型的先验训练样本进行训练测试.此外,文章还引入SHAP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揭示各指标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随时间推移稳步上升,但整体水平较低;(2)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显著,东部海洋经济圈领先,形成阶梯式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随时间扩大,但极化现象有所缓解;(3)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是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绿色低碳发展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
---|---|
ISSN: | 1005-9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