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的组蛋白H3及其在表观遗传药物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应用自下而上的蛋白分析策略,对细胞组蛋白H3 N端的常见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位点及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将本方法应用于28种表观遗传药物引起的细胞组蛋白H3修饰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5种药物(包括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bexinostat、Valproic acid和AGK7等)暴露HepG2细胞24 h后诱导的组蛋白H3修饰变化与其已报道的生...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分析化学 Vol. 52; no. 6; pp. 818 - 中插19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特需药品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特需药品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0
2024
青岛大学药学院,青岛2660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应用自下而上的蛋白分析策略,对细胞组蛋白H3 N端的常见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位点及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将本方法应用于28种表观遗传药物引起的细胞组蛋白H3修饰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5种药物(包括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bexinostat、Valproic acid和AGK7等)暴露HepG2细胞24 h后诱导的组蛋白H3修饰变化与其已报道的生物活性一致,同时也可检测到其它修饰变化;其余3种药物,包括去甲基化酶抑制剂IOX1、GSK-j1和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L002,在暴露细胞后仅检测到与已报道活性不同的修饰变化;总体检测吻合率达到89.3%.本方法能通量化定量分析组蛋白H3修饰位点及其变化,具有特异性好和修饰信息丰富等优势,有望为表观遗传活性化合物的筛选评估及作用机制探讨提供新的技术工具. |
---|---|
ISSN: | 0253-3820 |
DOI: | 10.19756/j.issn.0253-3820.231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