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结构与酶解分析

在利用秸秆进行工业转化时,因为秸秆结构复杂,导致转化效率低,所以需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秸秆复杂结构,提高转化效率.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利用纤维素酶对不同预处理秸秆进行酶解,评价预处理效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秸秆表面形态和秸秆整体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NaOH预处理后的秸秆表面结构坍塌明显,表明木质纤维素结构被有效打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秸秆进行分析,其中1600和1510 cm-1为木质素的特征峰,NaOH预处理后的秸秆在此处的特征峰基本消失,表明Na...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分析化学 Vol. 46; no. 9; pp. 1501 - 1506
Main Authors 史旭洋, 钱程, 刘艳, 刘心同, 尚鑫, 刘硕, 刘禹廷, 于藴波, 张军, 任晓冬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12%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长春,130000 201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在利用秸秆进行工业转化时,因为秸秆结构复杂,导致转化效率低,所以需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秸秆复杂结构,提高转化效率.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利用纤维素酶对不同预处理秸秆进行酶解,评价预处理效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秸秆表面形态和秸秆整体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NaOH预处理后的秸秆表面结构坍塌明显,表明木质纤维素结构被有效打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秸秆进行分析,其中1600和1510 cm-1为木质素的特征峰,NaOH预处理后的秸秆在此处的特征峰基本消失,表明NaOH预处理对秸秆木质素的去除效率比较明显.1744~1734 cm-1为C詤O伸缩振动特征峰,此峰的强度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有关,采用不同方法预处理后,此峰的吸收强度不同程度地减少,表明各种预处理方法不同程度地去除了秸秆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预处理后秸秆的结晶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H2 SO4预处理后秸秆的结晶度提高最大,达到43.4%.其中NaOH预处理秸秆后,用纤维素酶酶解60 h,使其酶解产糖量达到33.32 g/L.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秸秆预处理方法的效果,为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化工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ISSN:0253-3820
DOI:10.11895/j.issn.0253-3820.1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