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位素氘盈余法量化金华地区水汽再循环比例

P426; 本研究基于 2022年 3月―2023年 2月的金华地区次降水样品,结合气象数据与GLEAM数据集,采用三端元氘盈余方法量化了区域不同时期云下蒸发强度与再循环水汽比例,并探讨了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局地大气降水线为δD=8.47δ18O+16.45,截距和斜率均高于全球大气水线.降水氘盈余(d-excess)在-3.76‰~31.02‰波动,季节差异明显.其中,春雨期和梅雨期(3―6月)、伏旱期(7―8月)和少雨期(9 月―次年2月)的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1.06‰、7.32‰、18.76‰.三端元氘盈余结果显示:伏旱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大,少雨期次之,春雨期和梅...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理科学 Vol. 45; no. 2; pp. 425 - 437
Main Authors 马延伟, 蒋凤, 蒲焘, 孔彦龙, 史晓宜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426; 本研究基于 2022年 3月―2023年 2月的金华地区次降水样品,结合气象数据与GLEAM数据集,采用三端元氘盈余方法量化了区域不同时期云下蒸发强度与再循环水汽比例,并探讨了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局地大气降水线为δD=8.47δ18O+16.45,截距和斜率均高于全球大气水线.降水氘盈余(d-excess)在-3.76‰~31.02‰波动,季节差异明显.其中,春雨期和梅雨期(3―6月)、伏旱期(7―8月)和少雨期(9 月―次年2月)的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1.06‰、7.32‰、18.76‰.三端元氘盈余结果显示:伏旱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大,少雨期次之,春雨期和梅雨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小.再循环水汽比例呈现出一致变化,伏旱期最高为 21.25%,少雨期为14.02%,春雨期和梅雨期最低为 6.25%.在春雨期和梅雨期,相对湿度是影响云下蒸发强度和水汽再循环比例的主要控制因素.
ISSN:1000-0690
DOI:10.13249/j.cnki.sgs.2023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