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城市规模的长三角地区PM2.5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X513;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PM2.5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8年遥感反演的PM2.5数据,利用空间聚集分析、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揭示不同人口规模城市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40.5~59.1)μg/m3,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其中,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持续走高,而其他规模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出现显著的"两极分化"现...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理科学 Vol. 44; no. 8; pp. 1426 - 1436
Main Authors 何昱, 缪丽娟, 顾伟男, 鞠蕾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690
DOI10.13249/j.cnki.sgs.2022087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513;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PM2.5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8年遥感反演的PM2.5数据,利用空间聚集分析、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揭示不同人口规模城市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40.5~59.1)μg/m3,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其中,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持续走高,而其他规模城市的PM2.5质量浓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出现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③长三角地区PM2.5质量浓度空间聚集性特征明显,PM2.5质量浓度"高-高"聚集区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东北部,且聚集范围持续缩小,"低-低"聚集区从江苏中部转移至浙江中南部.④长三角地区PM2.5质量浓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影响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第二产业占比,其次是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和建成区占比的影响较小.
ISSN:1000-0690
DOI:10.13249/j.cnki.sgs.2022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