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聚合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
TM73;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传统的以可控煤电装机为主导的电源结构,转变为以强不确定性、弱可控的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面临着灵活性资源短缺等挑战.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为导向,提出了灵活性资源聚合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第一阶段模型考虑分时价格型需求响应,以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平滑负荷曲线;第二阶段模型考虑分段激励型需求响应市场交易机制,融合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改造火电等灵活性资源,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设计最优运行方案.最后,算例结果和场景对比表明,需求响应能够充分挖掘负荷跟随系统调节的互动能力;改造后火电机组能够降低煤耗水平,提...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电力建设 Vol. 44; no. 2; pp. 25 - 37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市102206%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太原市030000
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7229 |
DOI | 10.12204/j.issn.1000-7229.2023.02.003 |
Cover
Summary: | TM73;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传统的以可控煤电装机为主导的电源结构,转变为以强不确定性、弱可控的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面临着灵活性资源短缺等挑战.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为导向,提出了灵活性资源聚合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第一阶段模型考虑分时价格型需求响应,以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平滑负荷曲线;第二阶段模型考虑分段激励型需求响应市场交易机制,融合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改造火电等灵活性资源,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设计最优运行方案.最后,算例结果和场景对比表明,需求响应能够充分挖掘负荷跟随系统调节的互动能力;改造后火电机组能够降低煤耗水平,提高调节能力,加强与系统灵活性需求时空匹配;各类储能积极响应电力系统调峰,促进了新能源消纳. |
---|---|
ISSN: | 1000-7229 |
DOI: | 10.12204/j.issn.1000-7229.2023.0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