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β轴下的双环电流负反馈控制孤岛检测

TM391.9%TM464; 针对被动孤岛检测法的检测盲区较大,主动孤岛检测法会对电能质量造成污染等问题,从控制策略入手,提出了电流双环负反馈控制的孤岛检测.由于孤岛前后的电流环传递函数发生改变,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检测出此变化;双环电流负反馈控制下的电流环反馈函数由于引入了谐振环节,改变了系统的闭环零极点,使得电流的动态调节时间变长,因此延长了系统从并网状态切换到孤岛状态的过渡时间.在过渡时间内,该方法的孤岛检测因数(Islanding Detection Factor,IDF)发生较大变化,通过比较IDF与阈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孤岛发生.由于一些非孤岛行为也会造成IDF的变化,因此通过Matla...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电测与仪表 Vol. 59; no. 4; pp. 178 - 184
Main Authors 赵倩, 胡丹丹, 许昊, 李忠良, 周昱臣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河南焦作454150%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重庆404100 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M391.9%TM464; 针对被动孤岛检测法的检测盲区较大,主动孤岛检测法会对电能质量造成污染等问题,从控制策略入手,提出了电流双环负反馈控制的孤岛检测.由于孤岛前后的电流环传递函数发生改变,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检测出此变化;双环电流负反馈控制下的电流环反馈函数由于引入了谐振环节,改变了系统的闭环零极点,使得电流的动态调节时间变长,因此延长了系统从并网状态切换到孤岛状态的过渡时间.在过渡时间内,该方法的孤岛检测因数(Islanding Detection Factor,IDF)发生较大变化,通过比较IDF与阈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孤岛发生.由于一些非孤岛行为也会造成IDF的变化,因此通过Matlab仿真环境模拟了三类非孤岛行为和五类孤岛行为,以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快速地检测出孤岛现象,并且有效地识别出非孤岛行为,避免发生误检测.
ISSN:1001-1390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22.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