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芍倍注射术与胶圈套扎术治疗Ⅱ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R657.18;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内镜下芍倍注射术与胶圈套扎术治疗Ⅱ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Ⅱ度内痔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镜外科行内镜下治疗的96例Ⅱ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芍倍注射组(n=48)及胶圈套扎组(n=48),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及肛门水肿)、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价、综合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芍倍注射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的肛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胶圈套扎组,术后第1天肛门坠胀的发生率较胶圈套扎组低(P<0.001).术后第1周内,...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结直肠肛门外科 Vol. 29; no. 5; pp. 479 - 484
Main Authors 陈泳成, 黄丹丹, 苏丹, 胡邦, 彭慧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广州市黄埔区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799 2023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镜外科 广东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广东广州 510655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55
广州市黄埔区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799%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5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0491
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3.05.01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657.18;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内镜下芍倍注射术与胶圈套扎术治疗Ⅱ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Ⅱ度内痔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镜外科行内镜下治疗的96例Ⅱ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芍倍注射组(n=48)及胶圈套扎组(n=48),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及肛门水肿)、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价、综合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芍倍注射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的肛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胶圈套扎组,术后第1天肛门坠胀的发生率较胶圈套扎组低(P<0.001).术后第1周内,芍倍注射组发生出血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间尿潴留及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芍倍注射组治疗费用少于胶圈套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胶圈套扎组的EQ VAS评分优于芍倍注射组(P<0.05).两组患者EQ VAS评分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97.9%,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芍倍注射术与胶圈套扎术对Ⅱ度内痔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前者在减轻术后肛门疼痛程度、降低肛门坠胀和术后第1周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ISSN:1674-0491
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3.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