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Zn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制备高效电催化CO2还原的原子分散Ni-N-C催化剂

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导致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温室效应、极端天气等,利用电化学方法将CO2经还原反应(CO2RR)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或化学品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策略.由于CO2具有稳定的化学键(C=O,806kJ mol-1),需设计具有优异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近年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锚定在N掺杂碳载体上而制得的催化剂(M-N-C)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活性金属中心电子结构以及存储量丰富,因而被认为是CO2还原为CO的理想电催化剂.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制备M-N-C催化剂,包括原子层沉积、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离子交换、基于载体修饰策略的吸附固化和受限热解.然而,这些方法...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催化学报 Vol. 45; no. 2; pp. 152 - 161
Main Authors 张平, 陈浩, 陈林, 熊鹰, 孙子其, 杨浩宇, 付莹珂, 张亚萍, 廖婷, 李斐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中国%昆士兰科技大学物理化学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机械、医学与化学过程学院,澳大利亚%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中国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83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导致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温室效应、极端天气等,利用电化学方法将CO2经还原反应(CO2RR)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或化学品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策略.由于CO2具有稳定的化学键(C=O,806kJ mol-1),需设计具有优异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近年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锚定在N掺杂碳载体上而制得的催化剂(M-N-C)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活性金属中心电子结构以及存储量丰富,因而被认为是CO2还原为CO的理想电催化剂.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制备M-N-C催化剂,包括原子层沉积、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离子交换、基于载体修饰策略的吸附固化和受限热解.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制备过程繁琐或难以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同时,采用高温热解制备的M-N-C催化剂,金属活性位点易被其致密的结构包裹,难以完全暴露出来.但有效的活性位点对M-N-C的催化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来抑制金属原子聚集.超薄二维碳骨架已被证明可以缩短反应物的扩散路径并有利于暴露催化剂活性位点.本文将NiZn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Zn-LDHs)在多羟基化合物中进行剥离形成单层,同时通过控制单层NiZn-LDHs、多羟基化合物和三聚氰胺共同热解,宏量化制得Ni-N-C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在焙烧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单层NiZn-LDHs在多羟基化合物中的含量控制Ni-N-C材料中镍纳米颗粒的生成;焙烧过程中Zn挥发能使Ni-N-C材料形成更多中孔,增加碳骨架比表面积和孔径.中孔通道和碳基底超薄特性结合可以促进CO2向内部活性位点扩散,增加反应物与活性位点的接触.XPS结果表明,Ni-N-C材料中Ni原子通过与N配位,锚定在超薄碳骨架上,且存在Niδ+中心(0<δ<2).X射线近边吸收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表明,Ni-N-C-1中的Ni处于低价态(0<δ<2),这与XPS分析一致,且Ni为原子级分散;小波变换分析表明,Ni和N的配位数为3.9.利用H型电解池评估Ni-N-C材料电催化CO2还原性能表明,Ni-N-C-1具有优异的CO2还原活性,在-0.6至-1.0 V电位范围内,FEco都大于90%,且在-0.9 V时,FEco为95.2%,CO电流密度为24 mA cm-2;在-0.8 V电位,工作25 h后Ni-N-C-1的CO电流密度基本保持不变,说
ISSN:0253-9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