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秀水盆地早白垩世义县组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P618.13; [目的]辽宁北部秀水盆地为中生代小型断陷盆地,发育沉积厚度巨大的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需要明确其有机质富集方式.[方法]通过对秀水盆地LFD1井义县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岩开展了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正构烷烃、甾烷和藿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结论]秀水盆地LFD1井义县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岩有机质含量高,变化范围为0.01%~4.78%,且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有机质沉积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Ⅰ,火山活动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弱还原—弱氧化的条件下形成了δ13Corg偏轻、有机质含量高的沉积记录;阶段Ⅱ1,δ13Corg偏重的陆生植物...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沉积学报 Vol. 42; no. 1; pp. 282 - 294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202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 11003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0550 |
DOI |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7 |
Cover
Summary: | P618.13; [目的]辽宁北部秀水盆地为中生代小型断陷盆地,发育沉积厚度巨大的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需要明确其有机质富集方式.[方法]通过对秀水盆地LFD1井义县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岩开展了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正构烷烃、甾烷和藿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结论]秀水盆地LFD1井义县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岩有机质含量高,变化范围为0.01%~4.78%,且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有机质沉积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Ⅰ,火山活动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弱还原—弱氧化的条件下形成了δ13Corg偏轻、有机质含量高的沉积记录;阶段Ⅱ1,δ13Corg偏重的陆生植物碎屑大量进入湖泊中,沉积环境处于强还原状态;阶段Ⅱ2,沉积环境在还原—弱氧化状态下变化,湖泊水体中藻类和水生植物繁盛,提供大量有机质促使形成了高TOC的沉积建造;阶段Ⅲ,沉积速率加快,对有机质富集起到了一定稀释作用,但该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出现了短暂的强还原沉积环境和水体分层,并在对应层位形成了有机质相对较高的沉积记录. |
---|---|
ISSN: | 1000-0550 |
DOI: |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