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演化及对古地理格局的控制
P618.13; 克拉通内裂陷对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量露头证据揭示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的存在.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与钻井资料,结合相关构造背景与地球动力学成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早寒武世鄂西渝东克拉通内裂陷发育的综合识别标志,并刻画了裂陷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以及对古地理格局的控制.结果表明:1)裂陷呈南宽北窄、东缓西陡的不对称箕状形态;2)受裂陷西缘同沉积断裂控制,裂陷内地层沉积厚度与深—浅水沉积、斜坡相沉积均具明显分异性,分异程度与断裂活动性呈正相关关系;3)在早寒武世裂陷以补偿沉积充填为主,其内部由初期陆棚沉积向末期碳酸盐岩台地...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沉积学报 Vol. 41; no. 4; pp. 1110 - 1123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四川省能投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成都 610059
202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 61005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0550 |
DOI |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1 |
Cover
Summary: | P618.13; 克拉通内裂陷对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量露头证据揭示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的存在.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与钻井资料,结合相关构造背景与地球动力学成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早寒武世鄂西渝东克拉通内裂陷发育的综合识别标志,并刻画了裂陷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以及对古地理格局的控制.结果表明:1)裂陷呈南宽北窄、东缓西陡的不对称箕状形态;2)受裂陷西缘同沉积断裂控制,裂陷内地层沉积厚度与深—浅水沉积、斜坡相沉积均具明显分异性,分异程度与断裂活动性呈正相关关系;3)在早寒武世裂陷以补偿沉积充填为主,其内部由初期陆棚沉积向末期碳酸盐岩台地过渡,根据充填特性可将裂陷演化划分为裂陷(水井沱组沉积期)、坳陷(沧浪铺组沉积期)、填平补齐(石龙洞组沉积期)3个阶段;4)裂陷的"开启—闭合"是"罗迪尼亚大陆裂解—冈瓦纳大陆聚合"在中、上扬子之间的响应,该构造背景下的古地貌分异、同沉积断裂活动及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其古地理格局.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的提出不仅为四川盆地克拉通内裂陷作用构造—沉积格局提供了新的认识,也对中上扬子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ISSN: | 1000-0550 |
DOI: |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