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孔隙系统"水—岩"反应结晶动力学研究进展

TE122; "水—岩"反应作为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对解释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机制、综合评价储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分析测试手段、物理实验方法和模拟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的进步实现了对流体—围岩/矿物体系"水—岩"作用过程的宏观尺度观测和研究,也明确了各物理化学参数对体系内矿物溶解—结晶过程的影响,但分辨率限制了其在微观(纳米)尺度解释许多现象成因机制和约束条件方面的应用.晶体生长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解释储层孔隙系统中"水—岩"作用过程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基础...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沉积学报 Vol. 40; no. 4; pp. 996 - 1009
Main Authors 伍坤宇, 熊鹰, 谭秀成, 刘向君, 张云峰, 陈晓冬, 李亚锋, 郭荣涛, 曹喆, 王鹏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 610500 2022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500%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0
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500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5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550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122; "水—岩"反应作为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对解释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机制、综合评价储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分析测试手段、物理实验方法和模拟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的进步实现了对流体—围岩/矿物体系"水—岩"作用过程的宏观尺度观测和研究,也明确了各物理化学参数对体系内矿物溶解—结晶过程的影响,但分辨率限制了其在微观(纳米)尺度解释许多现象成因机制和约束条件方面的应用.晶体生长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解释储层孔隙系统中"水—岩"作用过程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纳米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在线和非在线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储层孔隙系统结构和内部晶体生长情况的观测精度,将"水—岩"作用研究分辨率提升至纳米级,这为从微观尺度了解孔隙系统中流体—矿物体系的溶解—结晶(沉淀)相平衡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提供了方案.储层孔隙系统中流体的结晶动力学行为与孔隙介质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是成核自由能、矿物表面电化学特征、传质速率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不同成岩环境和孔隙系统中孔隙流体结晶动力学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孔隙系统空间结构、底衬表面化学特性、表面能效应等对矿物晶体成核生长与溶解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ISSN:1000-0550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