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反应釜的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建议
反应釜工作时会对搭载反应釜的钢框架施加较大的高频动荷载,但是目前此类钢框架结构主要还是采用静力方法进行设计,忽略了反应釜运转对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质量点和梁单元结合的模拟反应釜动力体系及其与钢框架连接的简化方法,可高效获得反应釜运转时钢框架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基于现行标准《容器支座 第4部分:支承式支座》(NB/T 47065.4—2018)设计的反应釜支座底部节点与整体框架承载能力以及反应釜搅拌叶片旋转方向不同情况下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该类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按现行标准设计的反应釜支座与连接节点为结构的薄弱部位,而基于钢材S-N疲劳曲线进行优化设计的支座能使结构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保...
Saved in:
Published in | Jianzhu Gangjiegou Jinzhan pp. 1 - 11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Progress in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s, Tongji University
01.01.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1-9379 |
Cover
Summary: | 反应釜工作时会对搭载反应釜的钢框架施加较大的高频动荷载,但是目前此类钢框架结构主要还是采用静力方法进行设计,忽略了反应釜运转对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质量点和梁单元结合的模拟反应釜动力体系及其与钢框架连接的简化方法,可高效获得反应釜运转时钢框架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基于现行标准《容器支座 第4部分:支承式支座》(NB/T 47065.4—2018)设计的反应釜支座底部节点与整体框架承载能力以及反应釜搅拌叶片旋转方向不同情况下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该类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按现行标准设计的反应釜支座与连接节点为结构的薄弱部位,而基于钢材S-N疲劳曲线进行优化设计的支座能使结构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保持弹性;反应釜搅拌方向采用“相邻各异”的方式能使其搭载结构具有最小的弹性变形。本研究为相关设计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
---|---|
ISSN: | 1671-9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