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曲霉素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棒曲霉素(patulin)是一种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对人和动物具有急性和慢性毒性,是污染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最重要的真菌毒素之一。食品中的棒曲霉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果汁等水果加工制品中棒曲霉素的最高含量做了限定。棒曲霉素主要由青霉属、曲霉属、拟青霉属和丝衣霉属中的部分真菌产生。其中,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生产上棒曲霉素最重要的产生菌,因此成为研究棒曲霉素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的模式材料。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主要...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no. 9; pp. 3283 - 3288
Main Author 李博强 陈勇 徐小迪 王晓 田世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201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038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棒曲霉素(patulin)是一种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对人和动物具有急性和慢性毒性,是污染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最重要的真菌毒素之一。食品中的棒曲霉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果汁等水果加工制品中棒曲霉素的最高含量做了限定。棒曲霉素主要由青霉属、曲霉属、拟青霉属和丝衣霉属中的部分真菌产生。其中,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生产上棒曲霉素最重要的产生菌,因此成为研究棒曲霉素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的模式材料。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主要阐述了棒曲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分子基础、内外源调控因子和分子调控机制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棒曲霉素相关研究未来的重点。
Bibliography:11-5956/TS
LI Bo-Qiang;CHEN Yong;XU Xiao-Di;WANG Xiao;TIAN Shi-Ping;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SSN:2095-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