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下氮素形态影响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的生理机制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水分胁迫下不同氮素形态对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的调控因子。[方法]以‘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稻6号’(常规籼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不同氮素形态以及100 g·L-1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和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根系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通气组织面积显著大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且其形成时间早于后者;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相比,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脯氨酸含量低,丙二醛含量高,抗胁迫能力差;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相比,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no. 2; pp. 273 - 280
Main Author 陈钰佩 高翠民 任彬彬 胡香玉 沈其荣 郭世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201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2030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本文旨在探明水分胁迫下不同氮素形态对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的调控因子。[方法]以‘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稻6号’(常规籼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不同氮素形态以及100 g·L-1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和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根系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通气组织面积显著大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且其形成时间早于后者;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相比,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脯氨酸含量低,丙二醛含量高,抗胁迫能力差;与供铵态氮营养水稻相比,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呼吸速率显著增加,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超氧阴离子大量累积。[结论]抗氧化能力下降和活性氧调控系统失衡引发的活性氧大量积累是导致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营养水稻根系通气组织显著增大的原因。
Bibliography:32-1148/S
ISSN:10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