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ISSUE: LANGUAGE STUDIES AND METHODS FROM THE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Semantic Transfer of Chinese Kinship Terms to Occupational Address Forms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一直以来,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对亲属称谓用于指称非亲属的语义迁移非常感兴趣,他们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语义迁移情况。本研究以八个汉语亲属称谓为对象,研究它们在近年来的经济改革中被用于二十一个非亲属的职业称谓中的情况,并试图分析这种语义迁移背后的驱动力。和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独特的发现是:除了性别之外的其他区别性特征,包括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年龄,代际身份等,都在这种语义迁移中被中化。这种中化主要是由这些非亲属的职业地位驱动的。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亲属称谓用于指称非亲属这一语义迁移中的“分类错误”是公众评价该非亲属的职业地位的一种“态度言语行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Vol. 38; no. 1; pp. 150 - 166
Main Authors Huang Xiaozhao, Zhou Yi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社会科学院 01.03.201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2-92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一直以来,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对亲属称谓用于指称非亲属的语义迁移非常感兴趣,他们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语义迁移情况。本研究以八个汉语亲属称谓为对象,研究它们在近年来的经济改革中被用于二十一个非亲属的职业称谓中的情况,并试图分析这种语义迁移背后的驱动力。和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独特的发现是:除了性别之外的其他区别性特征,包括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年龄,代际身份等,都在这种语义迁移中被中化。这种中化主要是由这些非亲属的职业地位驱动的。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亲属称谓用于指称非亲属这一语义迁移中的“分类错误”是公众评价该非亲属的职业地位的一种“态度言语行为”。
ISSN:0252-9203